菊花是一种古老而珍贵的药用植物,早早被列入《中国药典》和《药食同源(食药物质)目录大全》。汉朝《神农本草经》记载:“菊花久服能轻身延年”。《西京杂记》:“菊花舒时,并采茎叶,杂黍米酿之,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,就饮焉,故谓之菊花酒”。“当时帝宫后妃皆称之为“长寿酒”,把它当作滋补药品,相互馈赠。“蜀人多种菊,以苗可入莱,花可入药,园圃悉植之,郊野火采野菊供药肆”。从这些记载看来,中国栽培菊花最初是以食用和药用为目的。
菊花味苦、甘,性微寒。归肺、肝经。《神农本草经》中记载了菊花的药用,有“疗风头痛,目昏眩,泪出,目赤肿痛,鼻渊,恶风寒热,破积聚,除恶血,杀诸虫”的功效。
《本草纲目》中也有对菊花的详细描述,称其有“散风热,清肝明目,消痰止咳,解毒利咽,和血脉,安五脏”的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