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枣在我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,早在《战国策》中就有记载:“北有枣栗之利……足食于民”。表明了当时大枣已经被广泛种植。
大枣的性味甘温,归入脾经、胃经。大枣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,如维生素C、B族维生素以及铁、钾、钙等矿物质,能够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和体力,对贫血、神经衰弱、便秘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。
作为药食同源的五果之首,大枣的食补作用更是深入人心。有补脾和胃,益气生津,调营卫,解药毒的功效。可用于治胃虚食少,脾弱便溏,气血津液不足,营卫不和,心悸怔忡。妇人赃躁等病症。
据统计,《黄帝内经》、《本草纲目》、《神农本草经》等古医书中,80%以上的处方都含有大枣。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中。《本草纲目》中更是记载了:大枣具有补虚益气,养血安神,健脾和胃等多种调理功能。
因此,大枣有着“百药之引”、“药引子”的说法。大枣作为一种药食同源的食材,在中医药理论和日常饮食中具有重要养生地位。